首都图书馆,随机翻到一本《古文观止》。看了看序,觉得有趣。看下去,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代有一代的绝活儿,挺漂亮。

读这本书,特别像是在概览中华文化。我一边感慨着文字之美、文学之美、中华文化之美,可一边呢,又不得不扼腕叹息。

中国是农业文明,在这片土地上很早就缔造了用于保卫农业文明的政权国家。

农业文明,植根于土地,农业文明的繁荣与否直接依赖于以下两点:

  1. 单位面积产值
  2. 农业种植面积

这是一笔清清楚楚的账。

农业,其产值有上限的,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国土面积也有上限,两者相乘,这就把农业文明的发展空间给框死了。

地,就那么些地;农民,就那么些农民;粮食,每年就产那么些粮食。这些底层经济基础就决定了只能供养那么些个官员,即上流社会的容量也基本被框死了。

大局已定,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单一,发展缓慢。

王国维赞叹「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但我看着这一代又一代的上流社会、才子佳人都竞相把自己的工作时间、业余时间用在遣词造句上,用在花好月圆的朦胧艺术上,用在揣测上意、文过饰非、党同伐异上,我不禁扼腕叹息。

我扼腕叹息什么呢?我扼腕叹息的是,我们说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多少多少年的文化不断档,我们今人,只需要稍加学习就能轻轻松松的阅读几千年前的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字。但看来看去,我们的文化里面,只有艺术,鲜有科学;只有美,少有逻辑;有精巧的辞赋诗词曲,却少有提高作物产量以及母猪的产后护理这些实实在在的、真正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学科专著,还有还有,我们的政治管理技艺天下无敌,我们把人心、人情事故玩儿到极致,但直到如今,我们的国民都还没达成尊重逻辑、尊重规则的共识,乱扣帽子、上纲上线的现象仍然大行其道,理性的、尊重科学的、尊重法律的、尊重基本的言论自由的吾国与吾民,现在看来,距离我们仍然还有一小段距离。

吟诗作赋美不美?美。

吟诗作赋有用吗?哎。

中华文化是农业文明桂冠上的一颗明珠,由此看来,过于苛责那些吟诗作赋的古人,似乎,有失公平,罢了罢了,都是各自时代的宠儿,毛泽东号称要把吃人的旧社会砸个稀巴烂,也没成功不是么?还是应该尊重历史,立足于当下,慢慢并入工业文明,并入理性与科学,并入民主与法治,并入全社会层面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