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维基百科中的Google词条, 曰:Google 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数学大数古戈尔(googol,数字1后有100个0)单字错误的拼写方式,象征着为人们提供搜索海量优质信息的决心。

中国有句谚语,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曰:恒河沙数。

曰:汗牛充栋。

无脑方案:遍历

文明,人类的文明,是不可数名词,它泛指人类这两万年来取得的所有成果,从刀耕火种到驯化小麦,从部落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社会。

如果把文明作为可数名词,把文明量化,把文明原子作为文明的最小颗粒,那么,我们的文明,必然是恒河沙数,必然是汗牛充栋。

如果我们一粒一粒的去数,想遍历文明的话,用宋丹丹的话说:

  1. 把文明做快照、镜像
  2. 找人找时间

逻辑上成立,不是不可能,但好比愚公移山。

我们经常听到「我学不动了」类似的言论,凡有此想法者,都是在用遍历的思想对待文明,对待文明的一部分。

因为想遍历,而数据量无限多也,同时单人时间、单人脑力算力都极其有限也,这注定「学不完」,注定有一天会发出「学不动」的长吁短叹,注定「学海无涯苦作舟」。

高性能方案:多叉树

应该换个思路,其中样例,尤其以近现代的「二曼」为至,哪“两曼”呢:

  1. 冯·诺依曼
  2. 费曼

看似“曼”,其实是快了,其中的原理,书籍《思考快与慢》有详尽的解释。

数据库中有数据几千万条,类似人类文明数据量之庞大,当查询数据的时候,难道要一条一条的遍历吗?MySQL 为了提高查询效率,引入了 B+ 树的概念:

将1到100的所有整数加起来的算术题:

  • 对于我们来说,只得闷头去算,因为我们“确信”,闷头去算,是最简单、快捷的方法,绝对正确无误;
  • 对于高斯来说,1+100=2+99=3+98=…=49+52=50+51,1~100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1+100)×100÷2=5050,简单、快捷、正确无误。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学习之道

我们每个人都坚定的相信着什么,相信自己手边的工具,相信自己的做法绝对正确、没问题。这份“自信”来自于哪里呢?我想大部分人那么做的原因只不过是「大家都那么做」。

  • 如果大家都跑,你不知道理由,那么正确的策略是你也跟着大家跑,因为你不跑的话,你很有可能就是被狮子吃掉的那一个,这是“随大流”的基因源头。

  • 如果大家都跑,你不跑,你站在前线,你跟狮子鏖战,你通过各种手段打败了狮子,你就是王。

我们身处现代社会,以美加澳、英法中为例,我们面对的问题可能已经不再是生存的问题了,我们面对的问题往往是「如何脱颖而出」的问题了,是「世界那么大,人那么多,我该如何才能冒尖儿」的问题。

冒尖儿、出人头地、鹤立鸡群,是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支撑的。大家都跑,你不能跑;大家都在闷头 1+2+3+4… 算,你却停笔,你跟他们说你在观察、思考、洞察,你说你在以退为进,你说深深蹲下为的是高高跳起,老师拿粉笔扔你,同学嘲笑你。你看,不容易做到的。

阿基米德的杠杆定律被人戏称为“物理学圣剑”,人类可以借助杠杆放大力量,将重物轻轻“拾起”。我想,与物质文明相对的逻辑文明,一定也会存在类似的杠杆,可以将浩如烟海的文明一网打尽。

那些通才,那些大家,譬如冯·诺依曼,譬如费曼,肯定是领会了其中的杠杆之妙。

从高处看问题,了解事物最重要的关节、关窍,俯视、自顶向下,有如庖丁解牛;从宏观到微观,居高临下,心里胸有成竹;把书读厚,把书读薄,递推出去,递归回来,归去来兮,游刃有余,一览众山小。

艺术,绝对是他妈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