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肥大的两腿无毛动物
Contents
一切概念,一切实体,皆为工具。斧头、菜刀是工具,中文、英文、法文、意大利文是工具,数学、物理等等学科是工具,一切皆为工具。工具,智慧下的硕果,由人类发明,由人类运用,由人类享有,一切解释权归人类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人的大脑,本质上更像是一个传感器,一生下来,空空如也,是一个全新的传感器。随着年龄渐长,各种工具逐渐习得,传感器也逐渐肥大,这里面也包含了不知不觉逐渐习得的各式各样的思维范式,或者也可能称为思维惯性。
思维范式是大脑运转的副产品
思维范式、思维惯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下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进而深刻地影响我们的决策,接着影响我们的未来走向。
好比大禹治水,不论是疏还是堵,决策一定,水的流向基本就定了,分别有以下四个走向:
本该围堵 | 本该疏导 | |
---|---|---|
实施围堵 | 🙂洪水大治🙂 | 🙁洪水泛滥🙁 |
实施疏导 | 🙁洪水泛滥🙁 | 🙂洪水大治🙂 |
有对联云: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死记硬背、照猫画虎是简单的,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就难了。
因此,思维范式、思维惯性很好,用过往的经验、用最低的脑力消耗,就能对事情做出一个综合的判断,很好,但可不要贪杯哦,因为,人的思维范式,是存在盲区的。
人的大脑是传感器,我们读书、行路、学徒、做事,不管是读好书,还是坏书,是行正路,还是歪路,是做牛人的学徒,还是做傻瓜的学徒,是做对的事,还是做错事,都是在训练我们的传感器。
训练不是幂等的,换句话说,训练是有副作用的(Side Effect)。训练的过程需要时间,所以我们年岁渐长;训练会有反馈,所以我们渐渐有了自己的一套自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范式、思维惯性也由此而来。
思维范式是大脑训练的副产品,莫为思维范式做马牛。
回归大脑运转的核心要义
人的核心是脑力,脑力的核心是判断的准确性。
延展说来,脑力的核心,是面对一个问题、一件事物,能够给出精准地评价,能够给出禁得起时间考验的判断。甩包袱、抖机灵的意义不大,甚至东拉西扯、引经据典的意义也不大,去掉粉饰修饰,去掉夸张变形,还原事物的真实状态,极致到建模状态,去伪存真,老老实实的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大智所以若愚,大巧所以若拙,是重要的,很重要。
而遗憾的是,人人都在对着脑力运转过程中的副产品使劲儿,人人都坚定地守卫着自己所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为那些都神圣而不可侵犯,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之所以为我」的立足所在。
因此,绝大绝大绝大多数人都不免落入固步自封的窠臼。
有一种悲哀叫做“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解读一下这句话,意思就是说:
- 你脑袋里的那套看待问题、事物的方式方法,可能不太对;
- 对问题、事物的判断结果,与真实世界的真相,可能有出入;
- 最终导致的结果,要么就是慢半拍,然后拍着大腿说“差一点儿啊差一点”(实际上那一点儿,可不是一点儿的误差问题,而是彻彻底底的认知分野);要么就是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冯唐写了一篇极为短小的文章《为什么要靠近能量高的人?》,开头便说“成年人很难被改变,普通人想自己改变自己,这件事情太难了”。很难,当然很难,人一停止输入新的知识、新的见识,人的大脑就停止了训练,停止了进化,也就放弃了探索真实世界的真相,自然而然也就越来越不合拍。智识无上限,一个人的智识上限,往往是自己给自己设定死了。
我引述万维钢的作品,引述冯唐的话,真的并不是故意去引经据典,而只是把很多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儿的背后逻辑给大家摊牌。话嘛,可以变着花样儿说,但是逻辑嘛,就那几样儿。人很容易被“谁谁说”、“谁谁谁说”糊满脑子,把名头、来头当作筛选方式,把言论当作指导思想,太错误了,会出人命的。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你看,我们从小到大,学了那么些东西,经历了那么些事儿,渐渐我们貌似能驾驭一些东西,能驾驭一些事儿了,我们大概就这样度过一生。但是,如果我们发自内心的问问自己,到底是你驾驭了这些东西,还是这些东西驾驭了你?比如你会编程,你靠编程养家糊口,你觉得是你离不开编程,还是编程离不开你呢?你是不是真的能把它收拾得服服帖帖呢?在任何情况下。在你俩的关系里,是你大,还是它大,是你对它低头,还是它对你低头?到底是谁在驾驭谁呢?
人,不应该被外物所驾驭,人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脑力,勇敢的去驾驭外物。就像我们祖祖辈辈给我们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那样,像是当年仍饿肚子、吃不饱的先民然后发现并驯化了小麦那样(我压根就不相信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里那套和稀泥的说辞,即所谓的“人驯化了小麦,小麦也驯化了人”)。我们人类,总是能想到各种各样的招式去应对繁琐、复杂和困难,还会权衡那些招式儿,选出因地制宜的一等一的高招儿,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核心竞争力。
平衡与驾驭,乃是人类进步的妙诀之至。
Author Linsto Hu
LastMod 2024-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