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真的是每个人)一定都说过这句话:要是…就好了。

上周我买了济南到三亚的机票,今天忍不住再看了一看票价,往返便宜了将近三百块钱,你说心里能平衡么?便骂了一句:擦,要是今天买机票就好了

前一阵子,我在炸东西的时候出了点事故,笊篱啪嗒一下打到了一锅油的表面上,油四处飞溅,扑到了我左脸的下部,被烫伤了十几平方厘米,我猫着腰在水龙头下用凉水冲了一个多钟头,心里一直念叨:要是刚刚注意点儿,别那么使劲就好了

股市、加密货币的行市,每一天都在变动,今天涨了 10%,心里一定嘀咕:要是早买点儿就好了;明天下跌 8%,心里还是嘀咕:我就早说了嘛,肯定跌,要是早卖空些就好了

去年,段永平以 300 港元的高价购入腾讯股票,后来跌到 180 元,我们都幸灾乐祸。今天腾讯已然涨到 530 港元。天哪,真后悔有没有?

这是什么心态呢?

表面上来看,是“事后诸葛亮”。

不过我不满意于“事后诸葛亮”这种简单的定性方式,我需要从更深层次去剖析诸如此类的心理行为。

我看到一个逻辑:我们人,总是期望把过去某个时间点做的决策抹掉,让现在的你去填充过去的决策。

颇像是某种 PS 技术,只不过,PS 的不是相片,而是时间。也像是区块链回滚技术,回到过去某个区块,把黑客交易剔除,重改后面所有区块的行为数据。更像是穿越剧。

于是我便明白: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做穿越剧主人公的梦想。

而现实是:时间是一根只能向前演进的射线;时间不是 git 的某个分支,大不了就 git reset;时间,不能位移;时间,只能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往前挪,不接受任何篡改。

在时间面前,穿越剧永远只是一个梦想。事实上,对于类似的梦,我们连想都不应该想,不应该动一丢丢的念头(尽管我知道这很反人性,很难很难)。

“事后诸葛亮”的现象,归根到底,则化为了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够不够尊重「时间无法篡改」之特性?

  • 如果我们尊重时间,那么头脑必须冷静下来,不做无意义的假设,不去侥幸,不去“要是就好了”。
  • 如果我们不尊重时间,我们就会钻进时间的历史长河里,拿出自己的一两个“好汉瞬间”反复地把玩。

本质上,那些“事后诸葛亮”的行为,都是不尊重时间的固有特性。

换句话说,有些人,是活在梦里。只有极少数人,能抵制住颠倒过去与现在的爽感,冷静清楚地、明明白白地活在现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