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利来利往,钱是个好东西。怎么个好法儿呢?有了它,便可以吃喝嫖赌抽。有多好呢?为了它,可以坑蒙拐骗偷。

如果不仔细反复审视生活的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围绕着「钱」字一路过下来的,即:在钱来钱往的反复里迷迷糊糊的走向人生的终点。

钱是什么?钱对人生质量的必要性到底占比多少?以及,如果占比低于 50% 的话(这个数字是我拍脑筋想出来的),我们如何在人生早期能尽快解决财务问题?

我想了很久这个话题,现在,我不再想有任何的铺陈,我努力用最简单的文字把这件事儿整理清楚(为了自己)。

人,清醒的头脑是全身上下唯一不可或缺的零件。人实际意义上的寿命,完全取决于那颗头脑在时间的直尺上格子的跨度。

因此,有以下公式:

  • 人 = 头脑的时间跨度
  • {人生}质量 = {头脑在其所在时间跨度}质量
  • 质量 = 保质保量
  • {人生质量} = {头脑在其所在时间跨度下的质和量}

由此可知,人生质量,跟「钱」根本不存在约等于的关系,在人生质量的定义里,根本没有出现过「钱」这个字。

人生质量跟大脑的活跃度有关,通俗来讲,只有以下三个方面:

  1. 能驾驭什么外物?能驾驭多少外物?[^1]
  2. 能否把持住自己?能多大程度上把持住自己?[^2]
  3. 能否驾驭事儿?能驾驭多少人相关的事儿?[^3]

层层递进,由简至难。

  1. 小的时候玩积木,到骑自行车,大了会编程写代码,这都是外物的级别,它是死的,已被人研究透了的,遵循的规律是完全可预判的。
  2. 人是活的,是很难琢磨的,先琢磨透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先把持住自己。
  3. 进而,了解了人性,了解了平衡和中庸,你再回到闹市,去试着平衡外部人、外部事。

钱,与人群有关。

如果这个世界只有你自己,就像鲁滨逊一样,钱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人生也仅需要关注上文的 1 和 2 即可。

钱是人在社会化下的产物,人帮人,钱就是中间促成「人帮人」的凭借。

如果你需要别人,你就需要钱;你不再需要他人,有钱你也没用。

我想我已经说清楚了钱与个体的关系。我们个体对钱的必要性,取决于我们对外部依赖的必要性:

  • 我们的生存,是 99% 需要外部的帮助?
  • 我们的生存,是 70% 需要外部的帮助?
  • 我们的生存,是 50% 需要外部的帮助?
  • 我们的生存,是 30% 需要外部的帮助?
  • 我们的生存,是 10% 需要外部的帮助?

就等同于:

  • 我们的生存,与钱是 99% 的依赖关系
  • 我们的生存,与钱是 70% 的依赖关系
  • 我们的生存,与钱是 50% 的依赖关系
  • 我们的生存,与钱是 30% 的依赖关系
  • 我们的生存,与钱是 10% 的依赖关系

太过依赖是废物,自己是个熊包,啥都干不了;太不依赖则活成了绝缘体,肯定跟不上历史时代的潮流。我们与钱、外人、外物,必得维持着一个健康的依赖关系。人生质量的高低衡量,就在于此。

我坚信,没有钱,人照样活。但是,有了钱,人会活得更好。钱必须赋能人,钱,才实现其价值。

money in,即: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头脑、时间服务了别人,因此钱来了;money out,即:我们把钱又花到了自己兴之所至,因此钱又走了。

money in,money out,就像太极图一样,生生不息,相赖相依,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活出特别璀璨的一生。


另外,我们如何在人生早期阶段尽快解决财务问题?

我想我应该是说清楚了钱在个体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本质上,钱所扮演的角色,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我想我们应该是理解了当我们说「赚钱」的时候实际上在说什么:

  1. 赚钱赚钱,即是置自身于外部世界,参与到人与人之间买卖关系中去。
  2. 赚钱并不是人生之所有,经过权衡,我们当然也可以选择在自己的世界遨游。

那缩小问题面积,若仅谈“钱对人生之十分必要”的那部分,我们谈到了「money in, money out」的类太极图的模型,而所谓的「解决财务问题」,就是使进项远远大于出项,也就是 money-in > money-out。

钱重要,钱当然十分重要。钱(即上文中的 3)是前院问题,物与我(即上文中的 1 和 2)是后院问题。务必要使后院干净整洁,也务必请让你的前院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这样的日子,才叫红火。

钱是人帮人的媒介。我们既然想要 money-in 多多的,就要多多的参与到他人的需求中去。满足一个人的需求可能不太够,要车水马龙,要门庭若市。我们要驾驭着物与我,兴高采烈地参与到人帮人的社会浪潮中去,去满足更多人的需求。那么,money,便自然而然的 in 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