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一个人,无论这个人是死人还是活人,非要找一个唯一的评价标准、唯一的可供事的标准、唯一的可长期供事的标准、唯一的可委以重任的标准,那么我认为是:真!

譬如:TA 敢不敢把 TA 内心的考虑的最关键的信息诚实的、不添油加醋、傻乎乎的表述出来?仅仅这一个标准,就把一把一把的人给筛出去了。

「真」,不是在决斗中给对手主动亮底牌,不是「愚」。

「真」,其实并不是用来要求他人的,而是来要求自己的,因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起心动念,我们必须时常问自己:我们的动机可以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吗?我们面对事情的时候内心所产生的权衡可以放到聚光灯之下吗?可以用文字记述下来吗?

对外人评价的唯一法则是「真」,但没有办法的是,我们根本不可能依此法则去 100% 准确的为某人判分,即便可以准确判分也无法断定 TA 未来不会变质。因此,对他人的评价,便只能是:过去尽可能地真(通过背景调查检验),现在尽可能地真(通过实实在在的共事儿去反复检验以得到足够多的样本数据来辅助判断),未来则拭目以待。

不必指望自己“看人贼准”,更应指望内观,反观自己,常常自省,用人的标准审视自己,用高尚的情操陶冶自己,把自己看透了,人,也就自然看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