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想「学得快」,但想要达到「学得快」这个目标,你首先得「会学」。这很好理解,一个不会“学”、不知道什么叫“学习”的人,怎么可能「学得快」呢?就好像一个连跑都不会的人,怎么可能“跑得快”呢?

因此,我们现在有两件事可做:

  1. 通过真正的学会一个东西来弄明白什么“学习”
  2. 多学习,多接触新东西,多研究新东西

如此反复,持续总结经验,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套路,再面对新知,你就「学得快」了。

以“王刚”为纲

王刚是中文厨房圈绕不开的一个人,他在 Youtube、Bilibili 上是大腕儿。

“做饭”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科目。对于一个厨房小白来讲,让 TA 从零学起,到能照猫画虎地做出一两道不错的菜品,到脱离视频能自如地做出一两道不错的菜品,这个过程,非常可贵,我们可以从这个过程中完整的看到“学习”过程的每一个关键点。

比如炒酸辣土豆丝吧。

一般是这样子的,王刚在视频里会一个点一个点的领着你做一次酸辣土豆丝,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你跟着做,一帧不落,完完整整的像是临摹字帖一样,我保证做出来的酸辣土豆丝是可以拿到餐馆去卖的,因为是完完整整的「复刻」,相同的原材料,相同的调味法,相同的火候,得到的一定是相同的结果。

但是你可不要以为你真的会做酸辣土豆丝了。师傅领你在练功房走了一圈,可不代表你就有了对应的功力,在课下,你必须一遍遍的在你脑子里梳理这道菜的流程,反复梳理,反复捋,梳理一百次,直到你张嘴就能跟任何人说一遍。

在“梳理一百次”的过程中,你必然会经历以下两个阶段:

  1. 使用背诵,把环节一一背下来;
  2. 重组背诵下来的要点

第一点不做讲解,第二点不容易明白,其实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环节的存在,即便大家都听说过“反刍”这个词。这个环节就是反刍的过程,是“学而不思则罔”的过程。

如何顺利进行第二点?那就是你一定不能满足于背诵,你一定要打心眼儿里明白:你背得这些东西,总有一天,会全部忘记,因此,你必得找一种方法去应对“忘记了以后如何拾起来”这种情况。

你不要等到真忘记了再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应该从第一天,从第一个知识点,就去努力的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所谓的“重组”、“整合”,就是当你走通了基础的流程之后,你能够组织起自己的一个知识框架,你的大脑里应该是立体的一个结构化的东西,而不是背诵下来的串行的东西。

背诵的过程,是老师领着你走一遍,是蚂蚁思维,你的世界是线性的,老师拿着绳儿领你去哪儿你就去哪儿。

重组的过程,是钻到老师的脑子里分析那个东西,钻到老师的眼睛里去看那个东西,是调度者思维,是产品视角的综合性思维,是立体的,既是结构化的,也是解构化的,知识点绝不线性依赖,而是模块化的。

到底什么是学习

如果光会背,你的知识点是串行的。串行的知识点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一跳步就傻眼。比如让你说出“更上一层楼”的上一句是什么,你就傻眼了。

学习,你当然要走一次串行化,当你走完一次串行化以后,你就要试着去把这些知识立体化,去结构化,你脑子里仿佛就有一棵树。

当你脑袋里有了一棵树的时候,你再看酸辣土豆丝,你就不再像是一个普通的食客了,而更像是一个专家,你一看炒的这个土豆丝,你脑子里就浮现出一棵树出来:食材,切片,切丝,以葱蒜辣椒盐陈醋和鸡精为调味料,锅里翻炒。细看你这棵树的枝丫,比如土豆吧,用大概多少土豆;细看调味部分,你知道先放什么后放什么,知道那酸辣的味道是哪几样儿东西在什么时刻怎么调和而成的,这就是专家的视角。

这些知识点,就像这样组织成一棵树。你看这棵树,可以用或近或远的视角来看,随你便,随你的心思。你越牛逼,你越能在放大放大再放大的视角研究的透彻,比如问“用什么油炒”“为什么用色拉油和猪油炒出来得就更香”,而对于不那么专业的人来说,从远观能观个大概就已经很满足了。

所以,对我来讲,现在的一份酸辣土豆丝,摆在我的面前,其实是有一棵树映射到我的大脑里的。脑海里的那棵酸辣土豆丝之树与现实中的物质(即那份酸辣土豆丝)形成了一种非常神奇的链接(或者叫做映射,映射是个计算机概念),而这个链接,只有你自己能感受得到。

我想到一个词叫做「复合」,比如很多调味粉其实是复合多种调味品的调味品,这叫「复合」,对吧?

我认为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点点的把事物解构的过程。

怎么解构呢?

任何事物,你之所以需要学,大抵就是因为这个东西是「复合」的,并不是单一物质的集合。

比如,氮肥就是单一的物质,你去哪里买氮肥都是那个东西。

但是如果你要复合肥(complex fertilizer),就“麻烦”了,因为复合肥有很多种,有各种肥料的复合。复合肥就是「复合」的东西,它是多种物质的 mix,作为学习者,你的目标就是「解构」它。

所谓「解构」,就是把「复合」的事物拆解为单一的事物,嘿,难了!你得能把的制作过程弄清楚,你得知道它是由哪几种单一肥料以如何的比例聚合而成。你能「复刻」出来,这就是真懂了。

把复杂的事物/问题原子化,拆解为由简单、单一事物组合而成,这就是把书读厚的过程,也是看山不是山的过程。

把简单、单一的事物模块化,这个重构的过程是抽象的过程,是简化的过程,简化的东西会让一个人记得很久很久,简化出一棵树。

学习的过程就是这样,一开始,好像它很复杂,很多东西 mix 一起了;但是学着学着,你发现这个东西只有那么几个模块比较重要。这就是框架基本确立了,框架一旦确立,再深入学下去,你就是行家里手。

学习的本质

不知道可不可以这么讲:人,如果说一辈子只有一个工作,那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化”这两个字大家用的非常多,不过我不喜欢「简化」这两个字,我更喜欢它的扩展版“简单化”三个字)

「简单化」无处不在,人类进步的核心秘诀,其实就是「简单化」而已。

要想成功简单化,就得动用脑力去思考,就得站在高处看问题,从而达到一种「模型化」的视角,这个模型,严格遵守逻辑,是对现实事物的准确抽象。

试想,你眼前一个苹果,你脑海里也有一个苹果,请问你的脑子里难不成要塞一个真苹果不成?

哪能啊,你需要把苹果抽象化,你的脑袋会动用逻辑与抽象,然后告诉你“什么什么样子的东西,叫做苹果”。

看!这就是人的习得逻辑。

牛人,都是简化方面的达人,简化而不失真的达人。

普通人,也是简化方面的达人,只是简化的过程中不小心失了真。

学习的意象

我脑海里有这样一幅情景:

当我们通过记诵来背出来一二三四五六步的时候,就好像走路一样,沿着一个脚印往前闷头闷脑的走,这样也能走到终点,东西也能「复刻」出来。

当我们几经反刍,你会逐渐发现你的一二三四五步,其实是有关联的,一二是一个模块,三是独立的模块,四五又形成独立的子模块。这时候,那地面上的脚印就好像飘飘悠悠、羽化而登仙了一般,这些脚印就升起来悬浮挂在树上的某个枝杈上。

当你有了这棵树再做「复刻」的时候,那树上的脚印会投射到路面上,形成一幅奇幻的景色,像是黄龙的五彩瑶池一般。你只需要按部就班,沿着树上投射下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就可以了。

古人有个「看山理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当我们面对一个新东西,第一件事,就是要“炸开”它,就像罗永浩当年在锤子手机上做的 big bang 一样⇢句子被炸开了。炸开目的其实就是肢解,就是“看山不能是山,看水不能是水”的过程。

“炸开”了以后,这个事物就被肢解了,肢解成了若干不连续的知识点。

你需要把这些知识点“重构”,即重新结构化,也就是“缝合”的过程,再把它缝合为这个事物。这个过程非常锻炼人,是真正的知晓这个事物内在逻辑的过程。

“缝合”过后,你才会“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这是古人讲的那个“看山”理论的真谛。“看山”理论的后两句实际上是通行的成长为专家的通用方法论,而“看山”理论的第一句,实际上是站在普通人视角的客观陈述(我国古人很喜欢用“视角”去描述问题,让抽象的东西具象化)。

学习过程到底是怎么个过程

我们之所以搞出这么些认知理论,比如刚刚的看山理论,原因为何?

原因只有一个:我们的脑筋实际上只是现实世界的数字镜像。

比如刚刚对苹果这个事物的理解,你手上有一个苹果,跟你脑袋真的弄明白什么样的东西就做苹果,是有一段距离的。

学习的过程,就是为了拉近这段距离,缝合这段距离,就是为了使这段距离趋近于零,届时,你的脑子里就有了对这个事物的数字镜像。之所以是数字镜像,就是说根本没必要真的在你脑子里放一个苹果,你通过若干侧面有逻辑的把对这个事物的认识建构起来,你就完成了对这个事物的建模,你就实现了对这个事物的镜像,这就是数字镜像。

所谓“学习”,就是把实实在在的东西,转化为脑袋里的数字镜像。

这个转化,挺难的,也容易因为过程走偏了而导致镜像得其实并不准确。这就造成了现实世界中的所谓的“实力的高下”。

我再说个词「理解」,谁能给我解释一下这个词呢?(越简单的词,其实越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去咂摸其中的味道,越容易滥用。越简单,蕴含的逻辑越深刻,越能代表现象,现象中蕴含着规律)

理解,就是把现实中的事物精准的转化为头脑中的数字镜像。

看!「理解」这一概念竟然与「学习」的概念定义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