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绝对正确的真理,那么我认为是:乐观主义至高无上, HOORAY!

我是偶然间看到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的「三个世界」构想,那一瞬间,我感觉瞳孔变大,真是欣喜异常。知音难觅啊,就好像碰到了久违的知己一样,波普尔的「三个世界」与我苦思冥想得出的「基于乐观主义的“世界—人类—个体”之思维建模」简直如出一辙,这让我多少松了一口气。在平坦的路面上曲折前行的过程中,突然看到前辈们留下的至关重要的脚印,惊喜万分,赶紧抱上大腿吧,带我闪现到远方。

人类的渺小与伟大

人类自古以来一切的努力与奋斗,面对自然界、面对宇宙的浩瀚,算什么?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绝望?

从宏观看,人类这么多年的努力不值一提,简直“this sucks”极了,但这么讲对人类来说太不公平。人类从一个身材矮小的品种,从什么优势都不具备,经过了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努力,在大脑结构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一步步走到如今。我觉得如果上帝或者玉帝存在的话,他也一定会对人类的进步赞叹不已!

人类的进步,绝对是像罗曼罗兰说的那样,在明知自己很渺小,明知世界很残酷,但仍然奋不顾身地探索世界,探索自身能力的极限,在自然界残酷竞争法则的缝隙下努力的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多浪漫、多大无畏啊,多他妈英雄主义!

个体的渺小与伟大

牛顿那么牛逼,但他还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在海边捡石头的小男孩,那么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算什么,一辈子意义何在?生而为人,却相差万里,赶又赶不上,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绝望?

我就曾在这番对比下陷入过深深的绝望,更何况,历史车轮滚滚,“曹孟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此前,我无论如何也搞不清楚「个体的价值」,我无法站在乐观主义的立场去把个体与人类的关系说明白,我总会卡在一个点上:对于人类来说,任何个体都无足轻重,这个世界缺了谁多照常转。这个结论总是不可避免的滑向悲观主义的斜坡。

卡尔·波普尔对这个世界的描述是:

  1. 由物理客体和事件组成的世界,包括生物的存在。
  2. 由心灵主体和其感知事件组成的世界。
  3. 客观知识组成的世界。

简化来说是:世界—个体—人类。

区别于我的“世界—人类—个体”,波普尔把“个体”放到了“人类”的前面。

个体比人类大!天哪,这是个多么天才的发现!太厉害了!大哲学家果然名副其实!波普尔对世界建模的顺序并不是随便编排的,而是有相当的深意。

若是「世界—人类—个体」,那么个体便在辅佐人类,具体的个体A和个体B实际上可有可无,对于人类整体来讲,有你没你都一样,这真让人绝望。

可是仔细想想,为什么个体必须要服务人类的群体目标?个体为什么会无可逃遁于人类的群体威权呢?个体不是自由存在的吗?

于是渐渐明白,并非个体服务于人类,而是人类赋能个体。

哪里有什么「人类共同体」?!「人类」这个东西分明是个抽象存在,是个抽象群体。就像美国、中国、苏联,我们通常会想当然地把他们视作铁板一块,其实,他们内部是有实实在在的门派的,甚至,门派也是抽象的集体概念,里面是有实实在在的若干人掌控着、统一着口径。

如此来看,看似强大的「人类」这个群体,瞬间瓦解;如此璀璨恢宏的文明,不再是遥不可及、我们匍匐在地、苦苦追求的对象,而是过去、过往之前辈给我们留下的锦囊和遗产。

我们总不会被锦囊和遗产吓住吧?因为我们知道,锦囊和遗产是辅佐我们的。当我们遇到什么不可解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会打开锦囊,取出妙计,我们会继承遗产,使用遗产,对吗?

我们个体,存在的每一天,都是在实打实地应对这个现实的世界,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直到死去。因此,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人类”是个伪概念

人类是什么?人类,实际上是知识库,是智囊团,是经验的集合,是过往可能的集大成者。

「人类」这个名词,实误我啊!过去,这个名词把我引导我到一个错误的方向,让我搞错了谁大谁小,搞错了谁是主人谁是仆人:

  • 如果我们认为知识库大而个体小,并且个体再大也大不过知识库,个体永远在为知识库“打工”,最终会引到「个体无意义」的虚无主义,乃至悲观消沉下去。
  • 如果我们认为知识库是主人,而个体是仆人,这种从属关系会扼杀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会导致「躺平」这种不作为的「认命」现象。

如果你用「人类」这个词,那么好像个体再牛逼,都逃不出「人类」的手掌心儿。

我们不能用「人类」这个词,这个词是「假词」。

世界—个体—知识库,个体面对着这个世界,背后有知识库在做支撑,至于用或者不用则取决于个体。

这应该就是“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这个课题里,最最接近真相的模型了。

用“文明”而不要用“人类”

想史前时代,没有什么文明知识库。有一个人发明了轮子,一下子省力了许多,这件事儿在人群中传播开来,从那以后,人类再也回不到“无轮子时代”了,因为,实在是太他妈好用了。这个洞察遂成为文明的一部分。

什么是人类?我们常常搞不懂这个概念,就瞎用。人类指的是所有个体加起来的总和吗?不,我们说的人类常常指的是「我们古往今来缔造的伟大文明」,或者说是我们流传下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我们常说的「人类能怎么样怎么样」了,「人类在一步步发展壮大」到底指的是什么?到底指的是由七十亿人组织成的集体,还是我们一辈一辈累积起来的知识库赋予的人的能力、以及能力的边界?

我们常说的「人类」,其实是「古往今来我们一辈辈积攒起来的能力」。

所谓的「人类」与「个体」,便不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为根本不是一回事。比如说花朵与蜜蜂,谁包含谁?谁大谁小?谁是主谁是仆?

个体的价值

古往今来积累的知识库里,不是说人人生来就全都继承的,而是摆在那里,谁取谁得。谁去主动习得,谁就具备了某种能力,不学,就不具备这些能力,相对公平。

举个例子,我们知道人是能够有办法去月球的,但是,如果你不学习相关知识,你绝对上不了月球,上月球这事儿便与你无关。但是又不是绝对无关,而是「学就有关,不学就无关」,有关无关,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兴趣方向。

而「人类过往经验」就摆在那里,不悲不喜,静静等待有缘人来取。

七十亿人是个没意义的组合,纯堆人数没价值。我们常用的「人类」这个概念,所表达的真实意思,不是堆人数,而是有其他所指。

指向何处?指向我们所掌握的能力边界啊,是我们的知识凭借啊,是那知识库哇。

概可得知:「人类」是个伪概念,至少是个容易混淆核心议题的烂概念。

我们人啊,向来都是单打独斗的,来证明自己牛逼、自己有价值。

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个体们总结出来的各行各业、各门各派的经验,是我们使用「人类」这个词汇时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时至今日,如果那些经验、智慧,没有人用,那真的就是束之高阁了,不是吗?

世界是平静的现实存在,只有活着的个体有机会参与到改造世界、让世界更美好的事业中去。智慧是什么?经验是什么?是武术,是九阳神功,它们过去曾经支撑着一些人解决问题,现在,它们实在是虚位以待啊,以待有缘人重启它们的威力。